黄巢起义主要内容?
黄巢起义,指的是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黄巢领导的民变,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
黄巢起义,采用流动作战的方式,避实攻虚,走遍今天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陕西等省广大地区,动摇了唐朝的统治。但由于长期流动作战,没有稳定的后方,缺乏经济上的保障和群众基础,故而很难持久下去,使起义军最后失败
黄巢起义深度解析?
黄巢是唐末著名起义军领袖,和朱元璋不同的是,黄巢是盐贩子的后代,商人家庭自小给了他相对比较好的生活,也学过读书骑射,文采尚可,但是科举一次都没中过,于是黄巢觉得社会在针对自己,对于大唐王朝便由爱生恨了。
唐朝末年,各地到处都是自然灾害,粮食缺少,官府却不肯放粮食给百姓,反而赋税照收,一时间四处叫苦连天,百姓走投无门,黄巢便纠结起来一支队伍,至于为什么,自古以来盐都是官营,暴利行业,黄巢家也是从政府嘴里抢食的,多年来也有些积累,于是黄巢就带着这批队伍开始了他的造反路程。
黄巢最初是和王仙芝势力一起的,这次起义历时很久,影响遍及全国,给本已经腐朽的大唐沉重一击,但是王仙芝却中了大唐的反间计,后兵败被杀,于是黄巢聚拢着王仙芝余部继续起义。
黄巢虽然在读书上一直不得志,可是在起义作战的方面老天非常眷顾,一路打下去,很快就占领了从山东到广东的大片地区,并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大齐政权。但由于起义军多由农民组成,他们长期流动作战,没有稳定的后方,也缺乏稳定的补给来源和群众基础,最后还是失败了。
历史上对于黄巢有很多争议,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黄巢曾经实行的捣人而食,在缺乏军粮的的时候,把城里的一些老弱活人碾成肉酱做军粮,这等行径令人汗毛树立。有人否认这个说法, 但是史书确实是有记载的。除此之外,黄巢在占领广州的时候,同时清除掉了与官府做对的阿拉伯商人,不经意改变了广州的命运,不过这个事情并没有正式记载,也许是后人传说吧。
黄巢发动的起义虽然失败,但是却加速了唐王朝的灭亡之路,如果当时他考上了科举,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起义,唐王朝还能继续残喘多久也未可知。比较黄巢与李自成等人,竞发现他们的经历也是相似,也许这就是天意,他们这些人就是一个王朝衰败时候加速灭亡的火炬,历史使命完成了,火炬也燃烧尽了。
黄巢起义的时间是多少?
黄巢起义是唐朝末年发生的。黄巢起义指的是公元878年至中和四年(公元884年)由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
黄巢起义黄巾起义李自成起义发生时间?
答:一.黄巢起义时间是在公元878年到宫院884年之间发生的,历经了六年时间才最终得以结束,虽然说最终并没有取得成功,可是却还是让唐朝末期的国力大大减退。
二.在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张角领导黄巾大起义
爆发时间:184年-192年
爆发地点:宛城、召陵、冀州等地(中国河南、河北等地区)
《三国演义》中记载
张角得仙人所赠《太平要术》,学会道法后率众起义,为汉末各诸侯所镇压。
史书原文记载
初,钜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呪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十余年间,众徒数十万,连结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杨、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遂置三十六“方”。“方”犹将军号也。大“方”万余人……
中平元年,大方马元义等先收荆、杨数万人,期会发于邺。元义数往来京师,以中常侍封谞、徐奉等为内应,约以三月五日内外俱起。未及作乱,而张角弟子济南唐周上书告之,于是车裂元义于洛阳。灵帝以周章下三公、司隶,使钩盾令周斌将三府掾属,案验宫省直卫及百姓有事角道者,诛杀千余人;推考冀州,逐捕角等。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驰敕诸方,一时俱起。皆著黄巾为摽帜,时人谓之“黄巾”,亦名为“蛾贼”。杀人以祠天。角称“天公将军”,角弟宝称“地公将军”,宝弟梁称“人公将军”。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译文
中国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全国性农民起义。因起义军头戴黄巾为标帜,史称黄巾起义。东汉末年,社会危机日益深重,广大农民与豪强地主及封建国家的矛盾激化。黄巾起义正是在农民斗争蓬勃开展的基础上爆发的。
黄巾起义的领袖张角,冀州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太平道的首领,自称“大贤良师”,以传道和治病为名,在农民中宣扬教义,进行秘密活动。10余年间,徒众达10万 ,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分为36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一渠帅,由他统一指挥 。张角广泛传播“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谶语。又在各处府署门上用白土涂写“甲子”字样,作为发动起义的信号 。中平元年(184,甲子年)初 ,张角命于三月五日同时起义。但预定起事前一月,因叛徒告密,张角派人飞告各方提前起义。于是36方“一时俱起”,众达数十万人。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灵帝慌忙调集各地精兵,进剿黄巾军。各地豪强地主也纷纷起兵,配合官军镇压起义,其中著名的有袁绍、袁术、公孙瓒、曹操、孙坚、刘备等。
起义初期,黄巾军的主力分散在巨鹿、颍川、南阳等地,他们各自为战,攻城夺邑,焚烧官府,取得了很大胜利。与此同时,各地还出现了许多独立的农民武装。但黄巾军各自为战,缺乏战斗经验,以致东汉王朝能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颍川、陈国、汝南、东郡和南阳的黄巾军相继失败。冀州黄巾军在张角病死后,由张梁统率固守广宗。当年十月,皇甫嵩率官军偷袭黄巾军营 ,张梁阵亡 。3万多黄巾军惨遭杀害,5万多人投河而死 ,张角被剖棺戮尸 。张宝也随即于下曲阳兵败阵亡,10余万黄巾军被杀害。之后,黄巾余部和各地的农民武装,仍然坚持斗争。青州黄巾一度发展到拥众百万 。后来因作战失利,被迫接受曹操的收编。曹操平定冀州时 ,张燕领导的黑山军也投降。
黄巾起义和在它影响下的各族人民起义,持续了二十多年。由于起义农民本身的弱点,起义被残酷镇压,但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腐朽的东汉王朝已名实亡。
三.李自成(1606年—1645年),原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
当时中原灾荒严重,社会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起义军中的主力军。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并在河南汝州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会战李自成。李自成战败,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城九宫山元帝庙遭村民误杀。
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的影响?
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一个发生在唐朝中期,另一个则发生于唐朝末年。两者虽无直接的关系,但却存在间接的因果关系。
整个唐朝的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始,至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唐朝之乱多以朝廷或者说是皇室内乱为表现形式。
无论是玄武门之变,还是武周代唐,或是神龙政变,以及唐玄宗李隆基发动诛灭韦皇后的兵变,都是唐朝皇室或朝廷内乱的表现。
而自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整个唐朝的局势为之陡然一变。
“安史之乱″其实是唐朝统治阶级的一场内乱,因为安禄山和史思明都是手握一方军权的唐朝将领。促使他们掀起叛乱的,是他们的野心与贪婪。
安史之乱造成了三大恶果:①、藩镇割据,外重内轻。②、宦官集团做大,逐步架空了皇帝。③、朝廷内部党争不断,而且他们又与宦官和藩镇有千丝万缕
于是,唐朝中央的权力日益萎靡不振,地方离心势力抬头。
在这种情况下,公元875年爆发的黄巢起义就成了颠覆大唐朝廷与藩镇势力的最后的推手。
与安史之乱不同,黄巢起义是一场统治阶段以外的人发动的反对唐朝的起义。
黄巢起义,打破了唐朝表面上的脆弱的平衡,打乱了唐朝仅存的统治秩序。
于是,朱温、李克用等一批军阀便趁乱而起,依靠武力逐鹿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