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贵州有哪些历史古迹和历史遗址?
一、
贵阳甲秀楼
甲秀楼始建于明万历26年(1598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后楼毁重建,改名“来凤阁”。清代甲秀楼多次重修,并恢复原名。楼上下三层,白石为栏,层层收进,由桥面至楼顶高约20米。南明河从楼前流过,汇为涵碧潭。甲秀楼朱梁碧瓦,四周水光山色,名实相符,堪称甲秀。二、
安顺文庙
安顺文庙始建于明代洪武初年(约公元1368年),占地面积11500平米。有“黔中儒学圣殿”、“中国现存最精细的文庙”、“石雕艺术的殿堂”之美誉。安顺文庙至今仍保留着明、清文庙的历史原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
遵义海龙囤
海龙囤是全国范围内目前仅见的一处把军事防御与政治统治结为一体的土司城堡遗址。城墙、建筑基石等石砌建筑物仍保留400年前的规模,是研究西南地区土司制度和关隘设施的重要实物资料,填补了贵州建筑史的空白。四、
铜仁东山古建筑群
铜仁东山古建筑群始建于明初,清代续修,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清代遗构。明清古建筑群有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在山巅建的“澄江楼”、“川上亭”,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增建的“大观楼”,清道光二年(1822年)建的“奎星阁”等,已被列为 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五、
镇远古镇
镇远古镇位于氵舞阳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远观颇似太极图。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城内外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数量颇多。城东的青龙洞,是一组规模极其宏大的明清宗教建筑群。六、
青岩古镇
青岩古镇是贵州四大古镇其中一个,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原为军事要塞 。古镇内设计精巧,交错密布着明清古建筑,计有九寺、八庙、五阁三洞、二祠、一宫、一院等共37处。工艺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错密布,寺庙、楼阁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七、
平坝天台山
平坝天台山史称“黔南第一山”。山巅一寺,称“伍龙寺”,建于明万历18年,历经崇祯、清代及民国多次增修扩建至臻于完善,是一组奇巧壮观的古建筑群。其建筑因形就势,设计独具匠心,规模宏伟,造型奇特,被古建筑专家们称之为“古寺庙建筑奇迹”。八、
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遵义老城子尹路96号,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这幢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建于上世纪30年代初,是当时遵义城里首屈一指的宏伟建筑。着名的遵义会议,就在主楼楼上原房主的小客厅举行。九、
石阡万寿宫
石阡“万寿宫”位于石阡县汤山镇。石阡万寿宫始建于明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现存部分为明代建筑,主要祭祀许真君等神只,东为过殿正殿,列紫云宫、圣帝宫,两宫有间墙、小院、钟楼、鼓楼,有石梯接通西院楼廊。西院开前山门,有过厅、石铺大院,大院西、北为长廊,楼廊花窗栏杆,下层亮柱走廊,西廊正中突出一间宝顶鳖角、飞檐垂脊,六棱三叠斗拱彩绘的戏楼。
二、株洲有哪些历史古迹和历史遗址?
渌江桥,位于株洲市醴陵市状元洲文化公园西南,始建于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多次毁建,最后一次重建为1925年;10孔石构拱桥,用材为麻石,长190米,宽8米;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沭阳有哪些名胜古迹,古墓遗址?
殷墩西周文化遗址 在沭阳县沭城镇。臧墩新石器遗址 在沭阳县阴平乡。西汉厚丘故城遗址 在沭阳县。西汉阴平故城遗址 在沭阳县。南北朝怀文故城遗址 在沭阳县。清袁枚手植藤槐 在沭阳县。
四、上海遗址古迹?
1、豫园位于上海市老城厢的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上海老城隍庙毗邻,是江南古典园林,始建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占地三十余亩。
园内有江南三大名石之称的玉玲珑、1853年小刀会起义的指挥所点春堂,园侧有城隍庙及商店街等游客景点。 豫园在1961年开始对公众开放,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崧泽古文化遗址
位于上海市青浦区崧泽村,被命名为崧泽文化,是新石器时代遗址,按地层可分为上、中、下三层。20世纪60年代以来,崧泽遗址被发现。
1961年至1976年,3次发掘共揭露面积 703 平方米,发现几何印纹陶遗存和新石器时代的居址遗迹,清理墓葬 100 座,出土有石器、玉器、骨器、陶器、牙器等621件文物。1959年崧泽村古文化遗址列为青浦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龙华塔
又称“报恩塔”,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十年(247年),位于上海市徐汇区龙华路2853号。龙华塔系砖木楼阁式塔,八面七层,总高41.03米(自底层围廊地坪面算至塔尖)。龙华塔底层塔心室地面与底层围廊地坪面高差0.44米。
每层伸出平座围以木栏,以斗拱向外挑出飞檐,出檐甚宽,檐角悬铁马(俗称铜铃)。龙华塔在自身纤细、轻灵、飘逸的基础上,融入了吴越文化,是中外建筑文化合璧的产物。2006年5月25日,龙华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玉佛寺
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170号,因寺内主要供奉玉佛而得名,因其属于禅宗临济法系,修习禅法,故又名玉佛禅寺。玉佛寺作为上海旅游的十大景点其中一个,它虽地处繁华的市区,却又闹中取静,被喻为闹市中的一片净土。
玉佛寺创建人和首任住持是慧根法师。玉佛寺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1994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建筑保护单位。
5、静安寺
又称静安古寺,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其历史相传最早可追溯至三国孙吴赤乌十年(247年),初名沪渎重玄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更名静安寺。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寺从吴淞江畔迁入境内芦浦沸井浜边(今南京西路),早于上海建城。
静安寺总建筑面积达2.2万平方米,整个庙宇形成前寺后塔的格局,由大雄宝殿、天王殿、三圣殿三座主要建筑构成,是上海最古老的佛寺。
五、曹县名胜古迹或遗址有哪些
深入了解:曹县名胜古迹或遗址有哪些
曹县,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着众多的名胜古迹和遗址。这些景点不仅见证了曹县的历史变迁,也成为了游客们向往的旅游胜地。在这里,我们将为无论兄弟们详细介绍一些值得一游的名胜古迹和遗址。
1. 曹县古城
曹县古城是曹县最著名的景点其中一个,也是一处重要的历史遗址。这座古城曾经是曹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留下了丰盛的历史遗迹。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古建筑、古街道、古民居等,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2. 曹县大庙
曹县大庙是一座古老的寺庙,也是一处重要的宗教场所。这座寺庙建于明朝时期,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寺庙的建筑风格和宗教文化,同时也可以领略到曹县的风土人情。
3. 曹县花海
曹县花海是近年来新兴的一个景点,以其优美的花海景观而闻名。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各种花卉的盛开,感受到大天然的秀丽和神奇。
4. 曹县黄河故道公园
曹县黄河故道公园是一处天然风景区,以黄河故道的特殊景观而著称。这里有着清澈的湖泊、蜿蜒的河流、茂密的森林和各种野生动物,一个天然的氧吧。
5. 其他名胜古迹和遗址
除了以上提到的景点外,曹县还有许多其他的名胜古迹和遗址,如古井、古桥、古战场等。这些景点同样值得一游,可以让游客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曹县的历史和文化。
曹县拥有着众多的名胜古迹和遗址,这些景点不仅可以让游客们领略到历史文化的魅力,同时也一个放松身心、享受大天然的好去处。如果无论兄弟们来到曹县旅游,千万不要错过这些景点哦!
六、请问云县有哪些名胜古迹和遗址?
杜文秀部将府第、大候寨古树群、新福寺、太和寺、四川会馆(川庙)、石栏杆碑、回龙寺拱桥、云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大寨三道桥革命烈士陵园、快乐革命烈士陵园、头道水革命烈士陵园、涌宝革命烈士陵园。
川庙 川庙又称“川主庙”,是原四川籍同乡在云州城建造的会馆。位于象山东麓,原县政府招待所(云县宾馆)院内,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是一座占地160多平方米,单檐歇山顶式的古典建筑。该建筑除门窗被改造外,建筑原貌保持完整。是云县具有典型建筑结构的县级保护文物其中一个。
云州文笔塔 州文笔塔位于云县县城北面约1公里的火石山顶,建于清朝乾隆壬寅年(1782年),高约20米,分九级,系密檐式方形实心砖塔。第二级以上,每级四面正中各有一浅穴佛盒(未设佛像),塔基为红砂岩条石,塔顶为铜质葫芦形宝瓶,其下四角各悬一只铜铃,塔身一级西壁嵌有大理石一块,镌刻建造说明文字。塔基四周15-25米范围内为荒地。文笔塔1983年被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县人民政府再次确定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云县较有文物价格的古建筑,也是云县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
云县革命烈士纪念碑 为缅怀在剿匪征粮战斗中光荣献身的人民战士,云县人民政府于1950年12月在人民会场建立烈士纪念碑,以纪念68位烈士的光辉业绩。1969年1月,烈士纪念碑迁于南河西岸原县汽车队与工人俱乐部的中间,建成革命烈士陵园。面积为2975平方米,纪念碑耸立在陵园中心的东部,方形塔状,底座边宽15米,高1.1米,设8级踏步;第二台阶宽4米,高2.3米。碑身宽1.4米,高6.7为。纪念碑总高10.1米,四周塑有23朵花环,代表云县当年23万各族人民对烈士的崇敬。烈士碑的四面镶刻有碑文的大理石,正面(西)为“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东、南、北三面分别刻着毛泽东的手书“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和“为人民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碑的东面刻有烈士芳名。西面是《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碑文,叙述了烈士的英雄业绩。纪念碑的南面和北面还分别镌刻着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和《长征》律诗手书。纪念碑现为滨河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内广植花木,松柏长青,四时鲜花吐艳,鸟语蝶飞,是城区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和群众游憩之所。
茂兰长安桥 茂兰长安桥位于云县县城北面约20公里处茂兰镇政府西侧的茂兰河上,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15年(1989年)重修。该桥为石拱桥,长46米,宽3.3米,跨径9米,中距河床约10米,两侧有石护栏,拱顶护栏外有石雕龙头一对,分别面向河的上下游。清代乃至民国初期,该桥是云县与大理、昆明等地的交通要道。1983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七、龙山文化遗址有哪些文物古迹和价格?
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属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今属章丘)而得名。经放射性碳素断代并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龙山文化源自大汶口文化,为汉族先民创造的远古文明。
八、柴达木盆地有何古迹遗址?
塔温塔里哈遗址
位于青海省都兰县巴隆乡,面积20万平方米。遗址中部地形开阔,外围有数个大致山包,山边建有房址,平面方形或圆形,土坯墙,存有木质建筑构件。房址周围有土坯砌筑的围栏,内堆大量羊粪。这是青海柴达木盆地青铜时代典型的文化遗址,属诺木洪文化,对研究甘青地区青铜时代文化、聚落形态及环境变迁有重要价格。
九、新西兰史前遗址有哪些
新西兰一个拥有丰盛历史的岛国,其史前遗址承载着悠久的文明历史和人类活动痕迹。在新西兰的各个地区,分布着许多重要的史前遗址,其中一些被列为全球文化遗产,引起了许多学者和游客的兴趣。
1. 莫阿石阵
莫阿石阵是新西兰北岛最著名的史前遗址其中一个,位于奥克兰市中心以南约40公里处。这个巨大的史前岩石圈环境保存完好,被认为是毛利人的神圣场所,具有重要的宗教和历史价格。
2. 克威泽斯史前村落
克威泽斯史前村落位于新西兰南岛南部,一个保存完好的史前Maori部落遗址。这里有大量的考古遗物和遗迹,展示了毛利人在史前时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3. 瓦茨卡历史保护区
瓦茨卡历史保护区位于新西兰北岛中部,一个重要的史前定居点遗址。在这里发现了大量史前工具、陶器和人类遗骸,为研究新西兰史前社会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4. 尼霍娜史前遗址
尼霍娜史前遗址位于新西兰南岛东南部的海岸线上,一个史前Maori渔村遗址。这里保存有丰盛的文化遗产,如渔具、建筑遗迹和木雕艺术品,展示了史前毛利人的生活和工艺技术。
5. 蒂阿罗拉史前洞穴
蒂阿罗拉史前洞穴位于新西兰南岛西海岸,一个史前人类活动的重要遗址。在这个洞穴中发现了大量史前工具、骨骼和壁画,揭示了史前Maori人类的生活和艺术操作。
小编归纳一下
新西兰的史前遗址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证据,帮助大众了解该国古代社会的提高和文化。这些遗址不仅反映了史前人类的生存方式和技术水平,也承载着毛利人的传统和信仰。保护和研究这些遗址不仅有助于学术研究和历史传承,也为旅游者提供了探索新西兰历史文化的契机。
十、新西兰火车遗址有哪些
新西兰火车遗址有哪些
在新西兰这片秀丽的民族,火车道曾经是连接各地的重要交通方式。然而,随着时代的提高和技术的提高,一些火车遗址如今已成为历史的见证,吸引着许多游客和历史爱慕者前来探访。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新西兰火车遗址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1. 弗兰克顿特洛利街
弗兰克顿特洛利街 (Frankton Tramway)位于新西兰南岛的皇后镇,这条铁路曾是为了运送矿石而建造的。如今,游客可以在这里乘坐保存完好的有轨电车,领略皇后镇的风景和历史。
2. 卡伦平火车站
卡伦平火车站 (Karepa Station)座落在新西兰北岛的北兰德。这座火车站建于19世纪,曾是当地煤矿业的交通枢纽。虽然如今火车服务已停止,但火车站的建筑仍然保存完好,展示着当年的风貌。
3. 考克塔拉银矿铁路
考克塔拉银矿铁路 (Cockatoo Railway)位于新西兰南岛的南地。这条铁路曾运送银矿石,为当地经济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游客可以沿着铁路遗址徒步,感受历史的沧桑。
4. 格林逊林楸大道
格林逊林楸大道 (Greymouth Line)连接着新西兰南岛的格雷茅斯和基督城。这条铁路曾是南岛的主要列车线路,贯穿了许多城镇和农村地区。虽然已废弃多年,但大道两侧依然遗留着当年的铁轨和车站遗址。
5. 瓦纳卡老火车站
瓦纳卡老火车站 (Wanaka Old Railway Station)始建于19世纪,是新西兰南岛的重要火车站其中一个。如今,这座火车站被改造成了博物馆,展示着铁路提高的历史和文化。
以上介绍的只是新西兰火车遗址中的几许代表,实际上,整个民族遍布着许多火车遗址,每一个都承载着特殊的历史记忆。游客们可以选择不同的线路,探寻新西兰火车遗址的风采,感受铁路时代的魅力。
不论是对历史感兴趣的文化爱慕者,还是喜欢户外探险的旅行者,新西兰的火车遗址都值得一探究竟。带着对未知的好奇心,踏上新西兰火车之旅,你会发现铁路背后的故事和风景无比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