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操作的含义如下:
综合操作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特点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提高、共性和智慧有所不同。
综合操作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进修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学生具有整个活动完全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进行。在这个经过中,学生更谋求独立完成整个活动,而不是聆听教诲和听取指导。教师在综合操作活动这个生态化空间里,只一个完全的引导者、指导者和旁观者。
扩展资料:
(1)综合性: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天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
(2)操作性:综合操作活动课程的展开往往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强调学生通过活动或亲身体验来进行进修,但不是为“活动”而“活动”。
综合操作活动,顾名思义,它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修、通过“行动”来进修。但这里所讲的“活动”或“操作”,不能仅仅从字面上、从直观上去领悟,把它领悟为让学生“动”起来,或者让学生去“操作”。而是要把它领悟为“知与行”、“动手与动脑”的结合与统一。那些不需要学生动脑思索、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没有触动的“活动”,不是“综合操作活动”中所讲的活动。真正具有“育人”价格的综合操作活动,应当让学生在活动结束时“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对综合操作活动课程来讲,“活动只是一种教学的手段与技巧”,它本身不是目的。
(3)开放性:“综合操作活动”课程面向学生整个的生活全球,其内容与学生个人的生活或现实社会紧密相联系,往往表现为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开放性难题,要解决这样的开放性难题,学生不可能到书本上去找现成的答案,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去发现,才能找到可能的答案。
(4)生成性:综合操作活动课程的展开很少从预定的课程目标入手,它常常围绕某个开放性的主题或难题来展开。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新的难题、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便是综合操作活动课程具有“生成性”的集中体现。
(5)自主性:综合操作活动课程的实施特别注重从学生现有的兴趣与经验出发,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与探究。学生不仅可以选择进修的内容、进度与方式,还可以自己对自己的进修经过或结局进行评价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