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川阴山下:挥洒乡村振兴的愿望

敕勒川阴山下:挥洒乡村振兴的愿望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首极富地方特色的民歌,承载着我们对内蒙古草原的深情记忆。而今,经过时代的洗礼,曾经让斯诺感到震惊的敕勒川,正焕发着新的生机。在民族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下的敕勒川,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

敕勒川的田园景象

土默特右旗,作为敕勒川的核心区域,正致力于将现代农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探索出一条特殊的乡村提高之路。例如,贺成泉村,位于黄河岸边,这里不仅有丰收的稻田,还有迷人的荷塘和生机勃勃的生态环境。

在贺成泉村,黄色的稻浪随风起伏,稻田里成群的鸭子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村党支部副书记丁海光表示:“这里的稻田种植使用的是黄河水,养殖的是湖北鸭,形成了先进的鸭稻共生立体种养模式。”

除了这些之后,贺成泉村的秀丽画卷还包括了装点村庄的涂鸦墙,生动的卡通画使这片土地洋溢着艺术气氛。这里已被认定为自治区级“乡村旅游重点村”,自2021年起,接待游客达3.2万人次,实现了160余万元的旅游收入。

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走进土默特右旗,我们还会发现大雁滩这一古老的景区。它既有天然的美景,又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从水涧沟水的分流所形成的水田,到战国时期的赵长城遗迹,大雁滩以其特殊的文化与天然资源吸引着众多游客。

春天来临时,这里杏花烂漫,形成了一道秀丽的风景线。沟门镇副镇长霍敏提到,依托“敕勒川梦创文化小镇”的理念,当地在建设田园综合体方面不断创造,推动秀丽乡村的建设。

现代农业的探索

走出乡村田园,无论兄弟们还不能错过的便是敕勒川现代农业产业园。这座占地5000亩的园区,集智能化种植、科研教育、观光休闲于一体,是包头市乃至整个内蒙古地区的重要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内的智能温室,以先进的技术确保各种蔬菜和水果的高效生产。这里的生产技术人员表示,通过智能环控体系,蔬菜生长所需的水分与养分都能精确控制,让南方植物在这里同样能够健壮成长。

拓展资料

“敕勒川阴山下”的秀丽,不仅在于它的天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更在于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土默特右旗的人民以创造为动力,持续拓展现代农业和旅游的边界。未来,敕勒川将继续为每一位来到这里的游客带来难以忘怀的田园体验。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