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肇庆的历史典故?
北宋元符三年(1101年),徽宗赵佶因即位前为端王,端州为其&34;潜邸&34;,故在端州置兴庆军节度;政和三年(1113年)改端州为兴庆府;重和元年(1118年)又亲赐御书“肇庆府”,自此更名为肇庆。意为“开始带来吉祥喜庆”。
二、肇庆历史简称?
肇庆市,简称肇,是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宋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宋徽宗认为是由于端州的灵气使其当了皇帝,遂改端州府为肇庆府,御赐一名“肇庆”,意为“开始带来吉庆”,明清期间两广总督府曾有170多年驻地肇庆。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消肇庆地区,设立地级肇庆市,下辖端州区、鼎湖区,广宁县、封开县、德庆县、怀集县,代管高要市、四会市。市政府驻端州区
三、肇庆历史名录?
肇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肇庆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包公文化、宋文化、端砚文化、龙母文化、六祖文化、摩崖石刻文化、广信文化、区域特色文化等系列文化
四、肇庆汽车,历史?
肇庆汽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肇庆市的经济开始起步,交通状况亟待改善。为了满足市民出行需求,肇庆市开始筹建汽车制造厂。经过几年的努力,1986年,肇庆汽车制造厂正式投产,成为广东省内第一家拥有自主智慧产权的汽车制造企业。肇庆汽车制造厂初期主要生产轻型客车和轻型货车,后来逐渐扩展到SUV、MPV等领域。该厂注重产质量量和技术创造,在国内汽车市场上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口碑。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竞争加剧,肇庆汽车制造厂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创造。然而,由于多种缘故,肇庆汽车制造厂的经营状况逐渐下滑。到了21世纪初,该厂被收购重组,部分生产线被迁移到其他地区。然而,肇庆汽车的历史和文化仍然在当地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肇庆市提高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肇庆汽车制造厂的伟大已经不再,但肇庆市仍致力于提高汽车产业,培育新的汽车企业和品牌。近年来,肇庆市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加强产业链建设,为未来的汽车产业提高奠定基础。同时,肇庆市还注重提升本地汽车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创造能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肇庆汽车的这段历史虽然充满曲折和坎坷,但也为当地的经济提高和文化积淀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如今,肇庆市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汽车产业的变革和挑战,致力于创造更加伟大的未来。
五、肇庆历史归属?
先秦时期肇庆属南越。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平定岭南,设“桂林、象、南海”3个郡。南海郡包括今粤东、粤北、粤中和粤西的一部分。今肇庆部分地域属桂林郡、南海郡。秦置四会县,辖区包括现四会、广宁、怀集等市县的全部或部分,隶南海郡。
汉武帝平定南越国之后,在今高要、肇庆市区、高明和三水西部、云浮东部等地设置高要县。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地域内置8县,四会县隶属南海郡;广信县、谢沐县、高要县、封阳县、端溪县5县隶属苍梧郡;高凉县、临允县隶合浦郡;统属交州。
东晋永和七年(公元351年),置16县,分隶4郡,统属广州。四会县、怀化县隶南海郡;广信县、高要县隶苍梧郡;元溪县、端溪县、封兴县、都城县、晋化县、龙乡县、夫阮县7县隶晋康郡;临允县、新兴县、南兴县、单牒县、平兴县5县隶新宁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肇庆一直是高要县、肇庆市人民政府和肇庆地区行政公署的驻地。1988年3月,肇庆改为省辖市,辖端州、鼎湖两区和高要、广宁、四会、新兴、罗定、云浮、德庆、郁南、封开、怀集10县。
六、肇庆的历史?
肇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肇庆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包公文化、宋文化、端砚文化、龙母文化、六祖文化、摩崖石刻文化、广信文化、区域特色文化等系列文化
七、肇庆古城历史?
历史起源肇庆古城墙,始建于宋皇佑年中(1053年)。虽经过953年的风风雨雨,但古城墙位置与周长始终未变。像肇庆古城墙这样主体和城周基本完整的宋代砖城墙,是广东仅有,全国极少见的。
史载广西壮族首领侬智高反宋,兵锋直逼端州,端州太守丁宝臣因无城墙防守,弃城逃跑,被朝廷撤职。
狄青平定侬智高后(1053年),肇庆始筑土城墙
八、灵隐寺历史典故?
无论兄弟们好,灵隐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传说当时有一位僧人名叫惠休,他在灵隐山上修行时,发现山中有很多灵气,便在此处建寺。据传说,当时有一位神龟来到灵隐寺,带来了一块圆形石头,称为“灵隐石”,并说这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肉身舍利所化。惠休便将这块石头安放在寺中供奉,成为灵隐寺的宝物其中一个。
灵隐寺在唐代时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成为了中国南方佛教的重要中心其中一个。唐代著名的诗人白居易曾在灵隐寺中修行,并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灵隐寺还曾多次遭到战争和火灾的破坏,但每次都经过修缮后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在现代,灵隐寺成为了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其中一个,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九、泉州历史典故?
胭脂巷,北接涂门街,南至中山南路,为旧时进城必经之路。数百年光阴流淌,走过几许朝代的变革,小巷巷名从元朝的“燕支里”到清代的“胭脂巷”,背后是各种广为流传的典故。
元朝时,大批蒙古人居住在附近,为纪念其祖先发迹地燕支山,蒙古人将此地称为“燕支里”。彼时,同安苏颂第十世孙苏唐舍为避难迁居燕支里,苏氏祖闾有井名为“胭脂”,传说井曾经出过粉红色的井水,又说井水可制作质地上乘的胭脂,不少人做起胭脂水粉生意,“胭脂巷”由此得名。
走进小巷,气势恢宏的祖闾苏民居群,四座连排大厝,从巷东到巷南,四宅相连,竟快将胭脂巷整条街占满了。北宋著名政治家、科技巨星苏颂的后裔,瓜瓞延绵21世,苏氏后人不因其族常嗅胭脂粉气为荣,而以书香世袭为耀,走出一个个文人雅士。
行至胭脂巷尾,拐个弯,沿着南岳后街徐行几步,门楣上印刻着“和裕税典”字样的典当行,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前周边典当行扎堆的历史;南岳后街中,曾经横跨两条街巷的黄氏古厝古朴而亲切,明代礼部尚书黄凤翔的后人呵护着祖宗的基业,开始第五次翻修;巷尾,寄托民众信仰的南岳宫藏身民居深处……
十、蓬莱历史典故?
蓬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神仙岛屿,被认为是仙境之地,是神仙们的居所。其典故如下:
蓬莱三仙。相传,唐朝时期,有三位来自蓬莱岛的神仙,分别是李彦、李俨和李厚,他们身穿白衣,手持仙剑,行走于人间,为百姓解决疑难难题,治病救人,被大众称为“蓬莱三仙”。
蓬莱仙境传说故事。相传,很早以前,渤海中有三座神山,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求大秦江山永固、个人长生不老,便慕名来到这里寻找神仙,求长生不死药。他站在海边,眺望大海,只见海天尽头有一片红光浮动,便问随驾的方士那是何,方士回答:“那就是仙岛。”秦始皇大喜,又问仙岛叫何名。方士一时无法应答,忽见海中有水草漂浮,灵机一动,便以草名“蓬莱”做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