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庆人物】 “秀才”砖匠曾国衡的传奇人生 ——《桃城三个半“秀才”匠工》之一

“秀才”砖匠曾国衡的传奇人生
——《桃城三个半“秀才”匠工》之一
甯剑辉
当你觉得整个世界背弃了你时,请相信,它是在背过身去,为你酝酿一个更好的拥抱。
——题 记

桃城”秀才”砖匠曾国衡和夫人梁北洲晚年合影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在隆回县桃花城(以下简称桃城)的居民都在为一个叫做曾国衡的国家重点大学的高材生沦为砖匠师傅唏噓不已。
这位1938年出生于武冈城水凌井“曾竹堂大药店”的曾家三少,从小长得虎头虎脑,大人都视他为祖上积德,感动上天赐予曾家的麒麟儿,是曾氏家族再造辉煌的希望。或许是这麒麟儿的“八字”太大,自他出生的短短三年间,药店竟莫名地失火两次。具父母只得带儿携女回归故里,在紫阳市重振旧业——新开“曾怡和药号”,从此这个杏林世家总算安定了下来。
随着“曾怡和药号” 的开展得如火如荼,曾国衡在学业上也已初露头角,成为紫阳小学的神童,后又连连跳级,仅用四年时间便完成了小学学业,凭着他的聪明才智,成为了隆回县立(松坡)中学品学皆优的学子。初中毕业后,又顺理成章地成为邵阳市一中一名老师看好,同学仰慕的高材生。1956年高考后,他霸气地兑现了 “非国家名牌大学不读” 的誓言,来到武汉三镇,走进“华中工学院”的校园 ,成为该校机械压力加工系(热加工、锻压、水压、油压系)的学子,圆却了老父亲期望他光宗耀祖的梦想。
曾国衡(左)在邵阳市一中和物理老师的合影
远在长江、汉水河畔校园并得以尽情“遨游”的他,又顺风顺水地成为“华中工学院”学霸。此时,大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他,却被一场来自举国上下的反右运动,迎头一棒击得昏头昏脑——在小组会上,没有政治头脑的他,凭俈一腔热血的“书呆子”意气,敞开心扉侃侃而谈:1、当代分配不公,农民生活比工人苦;2、我们使用的教材全是苏联的,而美国教材中有很多介绍领先全球的科学知识,为什么不可采用?3、等额选举不夠民主,共产党确实先进,但也存在个别坏人。另外,又大义凛然地为昔日同窗老乡谢子玉的“右派分子”抱不平……这在当时被视为严重的“大逆不道”之举,理所当然将受到从严从快处理。好在当时幸亏有同学的求情,有爱才惜才的系领导同情这“傻气学霸”的不容易,才得以网开一面,以“中右”“拔白旗”遣送回原籍的处分结案。
1959年5月,昔日被曾氏家族视为骄子的“麒麟儿”,“伤痕累累”地回到了桃城。此时此刻,已在人生中受到重创且被认为前途渺茫的他,面对一家大小仅靠苍老体弱的父亲27元/月(当时已完成了工商业改造,曾父已成为公私仺营职工)的微薄工资维持生活的困境……痛思再三后,毅然决然的以一种敢于担当的男子汉气概,不仅不为此人生低谷处境低沉颓丧,反而立下“不凭知识分子(臭老九)身份谋生,凭体力呷饭立足世上” 的铮铮誓言,下定决心,就是担河沙,挖土方、锤石头也要“弄”个人样耒。
1961年,他刚毅果敖地辞去桃洪镇党委书记卢上元召唤他去隆回县群力中学教书育人的好心安排;他婉言谢绝往日学友,时为隆回一中名师范国球(湖南师院毕业后在一中教高中数学)和罗镇南(武汉大学毕业后任教语文)的一片情意,推荐进隆回最高学府任教物理的好心帮衬;不给自已留任何余地回绝老领导、邵阳市轻工技校校长石湘的特聘之为专业老师的深情厚意……他却头戴斗笠、腰系汗巾、脚蹬轮胎皮质草鞋,扎袖卷裤,手握砖刀,跟随戴桂林师傅走向靠体力,做砖匠手艺的谋生之路。
桂林师傅带他从艺不到一个月,就被这个学问渊愽、聪慧过人的戴宽边眼镜的“秀才”徒弟的砖工技艺“折服”了。看着他一垛垛灰路整齐的新砌砖墙,看着他那熟练老道的挂角、吊线,看着他准确无误的计算料石、砖瓦的能力……不禁赞不绝口,说:“国衡,你别再喊我叫师傅了,我们还是以师兄弟相称吧……” 尽管如此,曾国衡这个“秀才”砖匠对自己这手艺的领路人,始终敬重有加,即使就是后来成为桃城砖匠的“领头羊”,成为县建筑行业的权威,成为堂堂的房产局长,他总是视戴桂林师傅为“老爷子”,不忘他“开山收徒”的大恩大德。
我和曾国衡的交情由来已久。当年,也即我和妻子新婚的第二年(1966年)就和他一道租赁罗尧卿庄屋(民国前夕任桃洪镇警察所所长的庄屋,为四线三间砖木结构平房,左右各两间小住房。解放后分给四户穷人,中间为四户人共用的堂屋——餐厅、厨房),成为共堂屋的对面邻居。
此时,这位带眼镜的“彪形大汉”,已是名扬桃城的“秀才”砖匠。而我已从群力中学的教师身份沦为一名人力车夫,因內人同为曾姓,国衡两口子自然对我这本家小弟。在当时,他们的日子也是捉襟见肘,但是经常将“多买”的菜蔬分给我们聊补无米之炊。而且,总是利用工休时间与我们促膝交谈,安慰我们说困难和是逆境是暂时的,我们要以主动积极的行动去改变自己的困境……“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要像古往今来的强者一样,抱着不屈不挠的信念,从逆境中挣扎奋斗,以此激励我夫妇树立走出逆境的勇气。
后来,尽管我俩为自己的生存各奔东西、分分合合,但结下的情意却几十年如一日,相互挂牵,相互帮衬,从不间断。以至到了耄耋之年,倦鸟告老归林的老弟老兄又成为桃城近在咫尺“手足”。那天没会面侃侃,就会相互“视频”报个平安。
曾国衡(左)和作者(右)的近照
在“命运捉弄人”的1969年,我两家在“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 的运动冲击下,各自拖儿带女奔波“前程”。当时插队在雨山盘荷接受“再教育”的我,为抗拒天灾带来的困境,被迫成为浪迹天涯的手艺人——游乡漆匠。在外漂泊的日子里,我常常在梦里聆听国衡兄充满哲理的警世明言,也只能遥望青天祝愿桃城“秀才”砖匠夫妇平平安安。后来,通过“多渠道追踪”他夫妇俩的人生轨迹,为他们的精彩人生喝彩。
这位出自桃城的“秀才”砖匠,在南岳庙插队落户不久,又重整行装,带着前采投奔他的弟子海长华、海志成、陆大毛、钱水平、卢黑皮,范振国等等,手握砖刀,为横板桥、南岳庙等地殷实人家的砌屋造厦东奔西闯、忙忙碌碌。他们凭着过硬的手艺,凭着抱团“取暖”的精神,凭着血气方刚的年韶芳华,以别的匠工须32个工作日才能修建成功的“四线(垛)三间” 房屋,他们仅用20个工作日完成的速度建起了一座又一座乡村华堂。当砌屋造厦的主人喜笑颜开地友付花花绿绿的钞票时,桃城“秀才”砖匠“团队”的脸上才会露出久违的笑容。
脑瓜灵活、 精明强干的曾国衡,为“团队”的生存和发展,厉兵秣马后,整队奔向洞口县城,分期分批进入洞口县建筑公司做合同工。
一进公司,他这个45元∕月的高工资师傅就成为公司的顶梁柱。他以“秀才”砖匠的知识功底,以敢于探索、拚博的精神为公司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在修建洞口粮食大厦时,正值炎炎盛夏。当时,工地地面早已平好,但工程师阳觉先久久不来工地现场放样定线,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饱受高温煎熬的一大群等待开工的师傅、小工,只好望着能在阳工面前说上话的国衡师傅 “求援”。众目睽睽的眼光“逼出”他当年为兄弟挺身而出之勇气,果断找寻毕业于武汉建筑学校的资深工程师询问缘由。而姗姗来迟的阳工却以公司外购用于放线的大型三角板未到位为理由,堂而皇之地为无法放线施工推卸责任。为此说愕然片刻的曾国衡,二话未说就转身进入木工作业工棚,运用所学的“勾三股四弦五” 的几何原理,土法上马,和木匠师傅一道制做出一块块美观、实用的放线三角板……
事隔不久,在公司技朮科为砌大圆柱烟窗的地基放线不得法时,在领导的“求援”下,曾国衡再次运用所学知识土法上马,结杲仅用简易的纱绳、铁钉就解决了划圆放线的难题。
后来,在隆回县领导关心下,曾国衡进入隆回县建筑公司,一边挥刀亲临邵阳师专工地(现隆回二中校址处)、0六八工地指点施工,一边协助公司技术科解决疑难问题。当公司工程师胡良庭为承修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的大门雨蓬,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的技术参数和设计难以定夺时;当攻克修建蔬菜场水泥厂大型“轮窑”面临技术难题时,都是这位“秀才”砖匠运用所学知识和灵活的应变技巧迎刃而解。曾国衡,他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在当时建筑工人,特别是砖匠师傅遍地皆是的境况下,他却能鹤立鸡群,成为名扬隆回、洞口、武冈的“桃城‘秀才’砖匠”,这一块金晃晃的“招牌”,使得他巍然屹立在隆回及周边各县建筑权威的宝座上。
1980年,隆回县桃洪镇政府主管工业的党委委员、武装部长杨富章慧眼识珠,代表镇党委“三顾茅庐” 请曾国衡承担筹建镇建筑队的重任。盛宠难辞, 曾国衡只得在桃城朝阳门前的镇人民会场(当时承担现影剧院功能)的售票房处,以两张简易书桌,几根条凳为始即行“鸣锣开张”。集队长、技术员、设计员、预算员、决算员等于一身的曾国衡和另外一名会计就在这近10平方米的有限空间里运筹帷幄着。
从不向命运和困难低头的他再次巻起袖子,铆足干劲,在镇党委的支持下,大胆运用超前的经营理念队长经理责任制,即人权、财权、物权和轻营权都由队长一手抓;职工都为合同制,打碎混日子的铁饭碗,投入新的工作环境。同时,在县建行曾行长、镇信用社苏良海主任的支持下,贷款6000元,卓有远见地买下镇人民会场右侧惜字塔旁的婆婆山。为开山平地,砌建办公楼和预制场,曾国衡不辞劳苦,四处奔波,辗转县城、下邵阳等地向往日同学寻求帮助,为资金的不足赊钢筋、赊水泥、赊架材……为解决建材碎石的问题,就吸收拥有两座石山的双开铺人“入伍”,开山劈石、碎石运砂……就这样,硬是在无米之炊的境况下,将原定简易的安身之地建成了初具规模的乡镇企业“营盘”(后又融资在座落桃城西郊的和平大队开辟近14亩和半边石山做大型预制场)。
扩招人马是建队的关键。为不辜负桃洪镇党委的期望,曾国衡秉持任人唯贤、德才至上的用人理念,身先士卒,带领则离不开早已同甘共苦的戴桂林、马益江、段泽民、刘可立、文佳宾、王益松、曾凡友、王桂庭、张爱华、张保清、海长华等一帮铁杆兄弟,在短短的时间,将桃洪镇建筑队办得有声有色,进入邵阳地区乡镇企业的先进行列。时任隆回县县委书记李仲棠、桃洪镇党委书记马道旺等也因此陪同邵阳公署刘副专员崔临队部和工地调研、指导……一个个光芒四射的“光圈”,促使这个 “秀才”砖匠华丽转身,在马道旺书记、杨富章部长的“介绍”下,曾国衡于(1983年)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曾国衡(二排右三)落实政策时
和华中工学院的系领导的合影
1986年,随着隆回县城乡建设的飞速发展,机关事业单位、厂矿企业、交通和公共事业的建筑物像雨后春笋般的爭相耸立,承担基建质量监测任务的机构应时而设。县领导斟酌再三,又将筹建隆回县施工管理站的重任,压在刚刚落实政策得以平反,刚到隆回县建设局报到的曾国衡身上。紧接着的没日没夜地工地实地考察、技朮业务的处理、政策法规的上传下达,又将他忙成个马不停蹄的 “车轱辘”。
1990年新年伊始,在施工管理站干得极其出色的曾国衡又升迁到县房产公司任经理。1993年,公司升格为局级单位,他又任命为县房地产管理局主持工作的副局长(局长由在建委上班的副主任刘俊华兼任)。
1994年,已升任为分管县城建的副县长马道旺,又亲自点将,将曾国衡和从北京海军大院转业回县的高级工程师曾伟(曾保田)一道抽调于他麾下,一起抓县城第一个开发区——桃花新村的建设。从新村的布局到街道的走向,从田土的转让到旧屋的折迁,从古迹的保护到老庵堂的配套“园林”……事无巨细,都由群工科长曾国衡和技朮科长曾伟提伿方案。一张张蓝图,一幅幅“画卷”,都是他们夜以继日忘我工作的成果;一条条错落有致的大街小巷,一座座鳞次栉比的亭台楼阁无不凝结着他们的心血……也再次呈现出了“秀才”砖匠传奇人生的异彩。有付出,必有回报。新建的桃花新村成了县、市的样板工程,市县大红的荣誉证书也多次飞到曾国衡的手上。
曾国衡(左二)和副县长马道旺(中)陈志福(右二)计委曾主任等县领导研究房地产市场管理工作
紧接着,县城街道的整改、桃洪东路(上下双井铺坡)的降坡、县城房屋的确权颁证……一件件、一桩桩接踵而至的工作,都离不开他的科学思路,每个工地上也都凝结着他的汗水之花。
直至1998年退休,曾国衡依然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为修建县城华都美食城,为修建四星级友恒丰宾馆宵衣旰食,煞费苦心,废寝忘食……为实现当年“不凭知识分子(臭老九)身份谋生,凭体力呷饭立足世上” 的铮铮誓言画上了圆满句号。
曾国衡(戴眼镜者) 在恒丰
世人说得好,每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平凡而伟大的女人。桃城“秀才”砖匠曾国衡从初谙世事时,就心知肚明,想要事业成功就需要有一个识大体、贤惠能干的女人做后盾,才能在奋斗中没有后顾之忧。于是,他有了他的另一半——梁北洲女士。尽管她于2020年10月为身患绝症而撒手人寰,但这位秀丽贤淑的“大家闺秀”,为这桃城“秀才”砖匠所成就的一番事业,也毫无保留地付出了她毕生的心血和精力。
梁北洲出身于隆回三阁司梁家大院的书香门第,从小在父母的熏陶下养成了知书达理、吃告耐劳的坚忍性格。自在1963年和曾国衡喜结连理,就主动默默无闻地站在丈夫的身后,将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无论是夫君的衣食住行,还是儿女的学业和成长、高堂的日常生活等都料理得无微不至。这位贤內助为丈夫筑起了一个舒心温馨的“港湾”,让夫君从此告别在外做事为家事分心,回家冷冷清清的窘境。
砖匠伉俪的珍贵留影
三个儿女上学后,这位聪慧而好强的女子,为更好的照料艰难創业的丈夫,为分担丈夫养家糊口的经济的压力,毅然决然地告别“三台”,头戴斗笠,挽袖卷裤,来到建筑工地浑汗如雨。这位桃城“秀才”砖匠的“娇妻”竟从小工做起,和汉子们一道顶烈日、迎风雨,起早贪黑,拌浆搅泥、挑砖担灰,就是上架的高空作业也不退缩半步。不久,这位众人眼里端庄秀丽的师母在丈夫的身教言传下,凭俈着她那过人的聪慧和坚忍,竟摔掉扁担、铲锄,手握砖刀,立足于“大工”之中。以一个女人特有的细腻的天性,将砌墙的灰路、将挂角吊线的工夫、将照图施工的准确度等等,做得好上如好,且可与多年从艺的汉子大工叫板,大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势。纵观梁北洲的一生,从窈宨少女到家庭主妇,从家庭主妇,到技艺超群的砖工,从艺技高超的砖工到局长夫人,梁北洲的每次蜕变,无一不体现这对几十年的恩爱夫妻,几十年的砖匠伉丽,在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的人生中相濡以沫和携手共进。这位聪慧、豁迟的坚强女性为了自已的丈夫和家庭,付出了自已毕生的精力。
“秀才”砖匠曾国衡(二排中)八旬大寿时的全家福
曾记得,我夫妇前徃探望已病入膏肓而即将辞世的梁北洲时,她眼含热泪拉着我老伴的手倾诉衷肠:“老姐妹,我现在不行了……尽管我这一生坎坎坷坷,但我一点也不后悔……我看到彦文(大儿子,夫妇都在县农行工作)、彦翰(二儿子,县城镇开发办工作,妻欧阳飞跃系隆回作协副主席)和叶绿(小女,在六都寨水电站退休)都已成家立业,享受到国衡对我多年的呵护和体贴;特别是在我身患绝症后,在辗转省市县医院中,家人不吝重不惜一切代价金对我的救治,以及媳妇的贤慧、儿孙的孝顺。我就心满意足了……国衡他是个有学问、有才干、有志向、有担当、有作为、与人为善的真正男子汉,我跟随他风风雨雨地度过了57年……我值!”
*谨以此文鸣谢提供写作素材和帮助的曾国衡、欧阳飞跃。

版权声明

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