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老子的成语有哪些(道德经四字经典)

关于老子的成语并解释?

我想您所说的关于老子的成语,是指关于老子所著的《老子》或者说是《道德经》里的成语吧!

我国古代哲学经典《道德经》又名《老子》,是春秋时期哲学家老子所著,全书根据版本的不同,字数有很大出入,总的说来在5000字上下。

《老子》中共包含成语100多个。

虽然只有5000字,但该书字字珠玑,句句哲理。有些句子后来形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据统计,大约我们常用的成语出自道德经的有100多个。包括:功成身退、暴风骤雨、虚怀若谷、受宠若惊、紫气东来、自知之明、知足常乐等等。

《老子》中成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

下面,我就以“功成身退”为例来解释一下这个成语的来历。

《道德经》中有一句话叫做“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可以解释为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这是顺应上天的道理,自然的规律。这句话后来就演变成了“功成身退”的成语。

功成身退,后来被世人看作是功成名就的人,明哲保身的人生处事哲学。这也是老子所说的“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自然规律在人世间的体现。

《老子》中的成语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处世准则。

古往今来,遵守功成身退,多能颐养天年。不能功成身退,常遭灭顶之灾。这样正反两方面的例子数不胜数。其中,能够功成身退最著名的人物就是范蠡。

范蠡辅佐勾践消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他三次经商成巨富,曾感叹道:“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致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于是三散家财,后定居于陶丘,自号陶朱公。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能够抵制高官厚禄功成身退的人如凤毛麟角。而不能做到功成身退,最后身首异处的名人则如过江之鲫。

韩信便是其一。他身为西汉开国功臣,由于功高盖主,而又不能功成身退,留恋名利,最后被斩于钟室,夷其三族。

成语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而关于《老子》的语句中,形成的成语更是内涵深刻,富有哲理。学会运用这些成语,能够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正确领会这些成语中蕴含的深刻哲学思想,能指导我们的人生实践,指引我们从平凡走向成功,从成功走向成熟。

你认为《道德经》中的哪个成语对您影响最深,请在留言板里写下来吧!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的成语有哪些

  • 原文《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功成不居原文《老子》第二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和光同尘原文《老子》第四章:“和其光,同其尘.”天长地久原文《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功成身退原文《老子》第九章:“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金玉满堂原文《老子》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目迷五色原文《老子》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宠辱若惊原文《老子》第十三章:“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听而不闻原文《老子》第十四章:“听之不闻名曰希.”虚怀若谷原文《老子》第十五章:“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芸芸众生原文《老子》第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余食赘行原文《老子》第二十四章:“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笭怠蒂干郦妨垫施叮渐或恶之.”知雄守雌原文《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奚.”知荣守辱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