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雪堂
◆ ◆ ◆◆
那些照进生命里的光……
——记雪堂2020“文学艺术与精神分析”新年沙龙
何一
◆ ◆ ◆◆
题记
精神分析和文学一样,有着动人心魄的美——靳晓静
文学是美,是智慧,是救赎,是生命之光——洁尘
当你理解了自己内心的情感,理解了自己的无意识,也就跨越了表达的障碍——陶杏华
艺术是救赎——魏世东
2020年1月7日,冬的清晨,寒凉的空气里,新年的阳光照旧从树影里斑驳开来,给人带来一丝暖意。上午9时刚过,小小的雪堂就陆续迎来了如约而至的客人,在低声呢喃的蓝调音乐淡淡的氤氲里,不管是见过的还是未曾谋面的,大家彼此都毫无陌生如旧友般寒暄落座。因着文学艺术与精神分析的名义,共赴这一场约会,我们早已是志趣相投的心灵之友。就如第一次参加雪堂活动的读者朋友惠淼所言:作为“圈外人”的他,在这样的时刻,能放下手边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参加这样的活动,是源自内心里“另一个自我的召唤”…….的确,当我们能把生存、生活里那些不得不面对的日常放下,聆听、讨论与思想的碰撞,这何尝不是犒赏自己、观照自身存在的宁静时光?当日的雪堂格外温馨,来宾们济济一堂,气氛热烈而恬静。嘉宾们的精彩发言,精神分析家、作家、艺术家们跨越时空的精神气场交汇,大家现场讨论的火花碰撞,都令人回味,在此,仅撷取一些片段呈现。
沙龙开始,雪堂堂主陈斌首先致欢迎辞,并介绍各位特邀嘉宾及现场来宾。
靳晓静
第一位发言嘉宾——诗人、心理咨询师靳晓静的题目是《灵魂深处的蓝——精神分析与文学中的美》,她用诗意的语言和磁性悦耳的声音,比较了精神分析与文学的相通之处:二者都是以人为关注对象,以语言为工具,都有无与伦比之“美”。精神分析中的美是怎样的呢?她介绍了两个极具文学性的案例:一个是欧洲的精神分析文本案例,案主是一个16岁法国中学生;另一个是她自己的个案,大二的女生,都是关于大海,母亲和死亡。她说,精神分析极具动人心魄的美,这种美来自于分析师对命运的感受能力,也来自于对生命的爱、尊重以及诗意的东西。
陶杏华
精神分析家陶杏华以“文学、书写与精神分析”为题,讲述了自己与文学、与精神分析的相遇故事。大学时期的陶老师,曾尝试用文字书写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困惑,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词语表达。后来她遇到了精神分析,通过分析逐渐理解了自己的无意识欲望,而遵从了自己内心成为了一个分析家,也跨越了表达的障碍。作为精神分析家,她认为精神分析和文学有许多的关联,她对精神分析和文学都保持了很大的兴趣:首先文学是反映人类情感和精神世界很丰富便利的素材库,文学可以作为精神分析家的研究素材,如弗洛伊德、拉康都有对文学作品的经典分析。她自己也写过两篇发表在《精神分析研究》上,一是从张爱玲小说《心经》解析女孩的俄狄浦斯情结(随笔 | 克母之女–对张爱玲《心经》的精神分析解读(上);随笔 | 克母之女–对张爱玲《心经》的精神分析解读(下));一是从法国作家帕.聚斯金德的小说《香水》解析幼儿时期的身体形象和欲望。(学海萍踪 | 从雾到气——无法实现的出生登录 ——对小说《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的分析)。其次,陶老师讲了两个有趣的故事来说明精神分析中字词拆分的技术和文学的一些对应。最后,陶杏华老师提出了一个值得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拉康认为人是言说的存在,且言说是通过欲望真相的唯一途径。但人真的仅仅是言说的存在吗?精神分析家霍大同先生提出“言在,神在,形在,实在,情在”是人存在的五种方式。如果绘画、书写也是一种表达方式,那能否说人也是一种“写在”?这些有待作家、艺术家和精神分析实践者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陶老师认为雪堂沙龙搭建了一个面向读者的跨界交流平台,是非常好的尝试,希望雪堂能继续坚持下去。
对于没有受过系统艺术教育的普通人而言,我们常常有困惑:如何欣赏一幅画作?如何透过艺术家构建的光影和线条读到其不同的“自我”和精神气质?
魏世东
画家魏世东老师的主题发言戏称自己将从一个“手艺人”——创作者的直觉,从观看和感受两个方面来谈东西方绘画艺术的不同视角。他选取了四位西方绘画史上富有代表性的大师,为我们勾勒了欣赏西方绘画的脉络:“第一位光影大师”卡拉瓦乔,其画作用类似透镜、投影仪的工具来辅助作画,作品采用写实的手法呈现“暗黑、自我救赎及戏剧性”;伦勃朗是一位不用透镜等辅助工具作画,却逼真呈现客观世界的大师。作为虔诚的基督徒,他的画作充满了强烈的“爱和宗教”的氛围;塞尚打碎了古典的焦点透视结构,画家观看世界的方式变了,不再用照相机一样的视角看世界,而是遵从人的眼睛,采用散点透视的视角真实地看世界;弗洛伊德描绘大量的自画像,作品充满遒劲的笔触和浓稠的颜料,生动的诠释了艺术中的“存在”,对他来说,这些自画像像“死亡练习”一样永恒。
相对而言,东方绘画是很大的体系,魏老师从宫廷和人文两个方面为我们解析了中国绘画的发展演变线索:相较西方的风景画,北宋绘画大师范宽的山水画却迥异于西方,包含了道教的逍遥、儒家思想、君权社会投影的元素;元朝的赵孟頫,其绘画笔触、线条获得解放,意味着从“无我”到“有我”,强调自我的表现成分;近现代中国画巨匠黄宾虹,是古典山水画的终结者,也是中国古典山水画的集大成者,并兼具现代感。当代画家朱振庚的人物画融入了很多现代性,他的作品线面结合,中西合璧,呈现东方式的情绪表达。无论是现场展示的许多大师画作,还是通俗易懂的讲解,魏老师都引发了现场朋友们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洁尘
知名作家洁尘坦言自己对精神分析很有兴趣,并认为精神分析与文学关系太紧密了。类似于精神分析的“过渡空间”,文学与电影就是创造了一个供读者和观者情感和欲望投注的空间;人都是带着缺失的“洞”出生的存在,文学艺术正是人填补这个缺失的一种方式。而缺失是人的宿命,如果我们看待生命时接受这个缺失,不过多地妄求幸福和圆满,才有可能获得生命的安宁和自由。人类如果能把自己置于自然和宇宙的广袤空间去认识和反观自己的渺小和无力,也许会多一份释然并获得救赎;精神分析强调人是作为“言在”的存在,但人是不是必须通过言说寻找到自己的存在?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别的途径让我们与自己联结,能帮助我们获得身心的安顿?洁尘老师认为,人对自身的了解还是太少,我们还需要更多地关注和发掘身体的智慧。
针对大家关注的“女性的存在”、“女性与文学”等话题,洁尘老师认为,女性被称为“第二性”,相对而言是较弱的存在。因此,女性一定要努力学习和成长,为自己灌注力量才可能收获更好的人生。洁尘老师说,文学是剖析呈现人性的,与精神分析有很紧密的联系。一方面,文学是人生的光,是智慧,女性可以通过文学来反观自己并获得心灵成长;但文学不提供解决人生问题的答案。从这一角度说,也许精神分析更有效,精神分析作为一门心理治疗的科学可能给人一些帮助。另一方面,精神分析也是帮助人穿越想象到达真相的途径,也能从智性的层面为人提供很多养分。她特别强调女性要通过阅读和思考,努力从“感性”层面提升到“智性”的层面,最后理想的状态是达到“灵性”的层面。
(文中照片摄影:谢岁寒 刘勇)
关于“存在”的精神分析解读,诗人的“精神肖像”和“心灵切片”,精神分析在当前新媒体时代也是人们精神危机和心理困惑的一味“救药”吗?诗人陶春和川报集团原副总编杨文镒先生将给出怎样的诠释?关于“精神分析之美”,“写作困难综合症”、“诗人的幸福”,以及“诗人的直觉与精神分析家的直觉”、“如何读一幅画”,这些备受关注和期待的话题在沙龙继续酣畅中,让我们忘记了时间的存在…….
下
篇
待续
微信编辑:玄渊
文字编辑:何一
最终审核:陈斌
雪堂卮言 精神分析杂志
▇扫码关注我们
本公众号版权归“雪堂卮言精神分析杂志”及作者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在未征得我们同意的情况下不能转载我们的文章,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们的关注。如需转载合作等其他事宜,请联系我们:xtzhypsych@126.com
平台重在分享,尊重原创。文章仅表达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点一下你会更好看耶
- 2024年02月09日
-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