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古诗?
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释义:
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出自:唐 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一水:一条河。绿:吹绿。
扩展资料
主旨:
诗中首句通过写京口和瓜洲距离之短及船行之快,流露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第二句写诗人回望居住地钟山,产生依依不舍之情;第三句描写了春意盎然的江南景色;最后以疑问语气结尾,再一次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
作者成就:
北宋中期开展的诗文革新运动,在他手中得到了有力推动,对扫除宋初风靡一时的浮华余风作出了贡献。
王安石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强调文章的现实功能和社会效果,主张文道合一。
他的散文大致贯彻了他的文学主张,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
王安石的论说文,针对时政或社会问题,观点鲜明,分析深刻,长篇则横铺而不力单,短篇则纡折而不味薄。
古诗《泊船瓜洲》的全诗的翻译?
译文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扩展资料
原文
泊船瓜洲鉴赏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赏析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作品原文: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暖和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呢。
创作背景:
宋景佑四年,王安石随父王益定居江宁,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有着深厚的感情,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副宰相,次年被任命为同平章事宰相,开始推行变法,由于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
此诗写于王安石晚期,但对具体的写作时间长期以来都有争议,具体主要有三种意见:一是宋神宗熙宁元年,王安石应召自江宁府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瓜洲后所作,二是神宗熙宁七年,王安石第一次罢相自京还金陵,途经瓜洲时所作,三是神宗熙宁八年,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自江宁赴京途经瓜洲时所作,通观全诗,第二种说法更可靠。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写作背景
宋景佑四年,王安石随父王益定居江宁,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有着深厚的感情。 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次年被任命为同平章事,开始推行变法。由於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这首诗写於熙宁八年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泊船瓜洲》的写作时间长期以来有争议,虽然都认为写于王安石晚期,但具体的说法主要有以下三种意见:
1、宋神宗熙宁元年,王安石应召自江宁府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瓜洲后所作;
2、神宗熙宁七年,王安石第一次罢相自京还金陵,途经瓜洲时所作;
3、神宗熙宁八年,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自江宁赴京途经瓜洲时所作。
王安石为什么写泊船瓜洲
王安石写《泊船瓜洲》的原因:
1、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恢意懒的王安石,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再次被起用为相,他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
2、鉴于第一次罢相前夕朝廷上政治斗争的尖锐复杂,对于这次重新入相,他不能不产生重里的顾虑。变法图强,遐希翟契是他的政治理想;退居林下,吟咏情性,是他的生活理想。由于变法遇到强大阻力,他本人也受到反对派的猛烈攻击,秀丽的钟山、恬静的山林,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
3、诗中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心情相谐合。他希望凭借这股温暖的春风驱散政治上的寒流,开创变法的新局面。这种心情,用绿字表达,最微妙,最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