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论语中的成语及意思(论语中的句子)

关于论语的句子?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译: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译: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译: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

译: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与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7、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译: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举一反三)

译:(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

9、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译:发奋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自己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

10、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译: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求出自论语和孟子中的十个成语

1、有教无类,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为受教育不分贵贱、贤愚,机会都是均等的;

2、始作俑者,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意思为开始制作俑的人,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3、万仞宫墙,出自《论语。子张》,意思为随便听来的话,又随便传说出去,那是不能修德的事;

4、患得患失,出自《论语。阳货》,意思为担心得不到,或者对得到的东西担心失去。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5、里仁为美,出自《论语。里仁》,意思为选择风俗淳朴的居所,人才会如沐春风,德行才会有进步;

6、见贤思齐,出自《论语。里仁》,意思为遇到比自己贤能的人不应嫉妒,学习对方的优点,使自己改进向善,成为贤能的人;

7、述而不作,出自《论语。述而》,意思为指将古人的智慧心得加以陈述并没有加入自己的思想,也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